2.2伤残的仿制
玉工琢制仿古玉时,常需要做出人为伤残,常见的人工致残手法 有以下三种:
2.2.1砣碾致残
多用极小的砣子或钢锥,在器表上碾出圆形或椭圆形深浅不一的点状坑, 或划出长短不等的道,似遍体鳞伤的磕碰致残。若仔细观察,则可分辨出系由大小不等的纹 点或随手线组成的斑痕。
2.2.2砂磋毛道
在器表做出或多或少的隐约可辨的毛细划道。表示长期传世所遗留的摩损痕迹 。做法是对器表面部分抛光,一部分保留粗面;也可以在器表抛光后,局部敷以玉砂稍加 摩挲。如借助放大镜观察,这种毛细划道常分布较有规律性,且线条分明,清晰且新,与真 品的模糊痕迹明显不同。
2.2.3敲击致残
在器身轻轻敲打,使伤而不脱,造成棉白斑。或在器口部或玉器边缘敲打,造成残缺 。有时把完整的玉敲断,再加粘接。为掩饰断裂口的新痕,常在这些部位进行特殊的染色 处理,有时反而欲盖弥彰。
2.3沁色的仿制
在《玉纪补》中记载有下列几 种玉器仿沁色的方法:
2.3.1石灰古法
通过烧烤玉器使其颜色变白,以充古代的鸡骨白玉。但是,同真古玉相比,其表面有火烧的 细裂纹。
2.3.2血丝沁法
在羊腿中植入小件玉器,数年后取出后,表面会形成如传世器上红丝沁般的 血色细丝,俗称羊玉。同真古玉相比,羊玉略显干涩。
2.3.3土花血斑法
将玉器放入刚杀死的血尚未凝固的狗腹中,在地下埋藏几年后,玉器表 面会产生土花、血斑,俗称狗玉。但是,这种玉器表面常保留有新玉的色质。
2.3.4水坑古法
将质地松软的玉器用乌梅水煮,然后再用提油法上色,俗称“梅玉”。但是, 这种仿古玉一般显得造作并不自然。
2.3.5牛毛纹法
把玉器放入浓灰水和乌梅水中煮,趁热置于风雪中,冷冻成细如发丝的裂 纹,以充古玉中的牛毛纹,俗称“风玉”。
2.3.6叩锈法
把玉器与铁屑拌在一起,然后用热醋淬之,放置十几天后埋入地下,经数 月取出后,表面会被铁屑蚀出桔皮纹,纹中杂有土斑和深红色的铁锈。俗称“叩玉”。
2.3.7卤提法
用“卤提”之法上色,颜色渗入玉肌,灰煮不退。这种沁色在天阴时颜色较鲜, 天晴时则略显混浊。
3 结论
综上所述,仿制古玉器是在某一历史阶段模仿早一个历史阶段玉器的产物,无论在琢制方 面还是在艺 术风格上都难以达到逼真,即使形制维妙维俏,其神韵也相去甚远。可以这样说,仿 古玉器 实质上是以间接的方式尽可能地反映掣龉攀贝衿魈卣鞯淖髌罚?其作为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产物,在仿 制工艺方面有着独到之处,如琢工仿制中,采用与古玉器制玉风格相仿的散砂工艺; 在搜 锯细窄通花、滑动冲磨弧面、来回旋转的锥木呈钻眼等细微工序上把握要领,使仿制器近乎逼真 ;又如古代玉器在长期受到土埋、水浸等不同条件的影响下,玉 质、玉色或多或少地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玉匠在选材时就必须把握住这个特点,往往要选用 那 些苍黄、杂色、葱色或有边皮的类似出土玉器的玉材;有些必须经过染色等特殊技法来仿照 古玉的沁色;另外,古玉在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多少会留下一些伤残痕迹,为模仿这些伤痕 ,玉匠们发明了以砣碾钻凿、细砂磨挲或敲击等多种致残方法。这些特殊的琢工、染 色及致残等仿制工艺 都大大地丰富了中国玉器制作技术,延续和推动了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与繁荣。
承接翡翠.和田玉.黄龙玉雕刻加工,翡翠赌石开料。为翡翠收藏投资客户担当技术顾问,也陪客户去产地看货采购。
翡翠我们也进料加工销售,价格很实在,比商场价格低很多,同样的货您在商场买一件的钱我们这里可以买二.三件。拍照片很麻烦,也难100%反应翡翠的种和色及瑕疵,欢迎您来工作室来看看。
上海玉雕工作室电话:021-63018728 手机:13916539116 联系人:梅先生
玉雕工作室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