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膨胀转向滞涨
崔磊觉得,港台地区商人的退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理性的标志,“他们市场发育早,所以现在比较成熟,不会一味来抢购”。港台地区的小玉商普遍退出,但是像林子权这样的大玉商还是往来于两地,他们不断提出收买精品的要求,这种要求中往往搀杂着很多文化因素,“这种购买者,还是在刺激着大陆市场前进”。
事实上,大陆买家也在变化中,“最高端的买家经过几年的把玩,已经开始放弃了早期见好东西就收的传统,开始收藏一些精品了”。崔磊有个买家是东莞商人,“前些年玩红木,现在玩玉,去他们家一看,打开第一格抽屉,全是某大师的作品,第二格,是另外一位大师的作品”。好的藏家已经开始追求作品的系列性和独特风格,“肯定不是简单的收藏原料了”。
而从2002年开始膨胀了几十倍的市场终于在今年初进入滞涨。2008年春节前,崔磊观察北京市场,北京的买家不再像前些年那样来上海就买货。前些年的市场要求旺盛,经常出现一做几百个寿星、几百个如意的情况,“刚开始这些货比较好卖,可是随着藏家的成熟,他们开始需要有特色的物品,这些行货就不太能卖动了”。藏家的挑剔,使早几年的疯狂开始有所收敛。
而藏原料的人也不同程度受到打击,尽管原料价格并没有下降,“但是一块原料就是一块原料,你必须要将之变成作品才真正值得收藏。好的雕刻大师只有十几个,你送上门他们不一定有时间雕刻,可给他们的学徒们雕刻,又怕糟蹋了好原料”。于是,这些原料继续在保险箱中沉睡。颜桂明也承认,自己每年雕刻的多件东西中,“绝大部分是商品,能称为作品的只有一两件”。
尽管收藏涨价的故事还在广泛流传,可是今年春节,崔磊已经敏感地感觉到,“大家的日子都不那么好过了,市场总要回归理性的”。台湾地区的和田玉市场相对理性,已经由早年的几百家变成了高端和低端界限分明的市场,“几万元的中等货越来越少”。要不就是普通人的小玩意,要不就是不属于寻常百姓玩物的高档商品。
上海至少有几百家经营和田玉的商店,北京、天津也有大量的玉商,他们可能是滞涨时代的最终结果承担者。“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有几百万的货,可是因为资源的局限,他们无法获得精品,手中的不少东西又是高峰阶段入手的,便宜了不能出手,贵了又卖不掉。”而这些找不到顾客的小商店主,最后就成为销售的终端,“不理性的市场,总归会有受害者”。
资本介入后的规则改变
多年的商业训练,也使李杰敏锐地看出了市场的变化,他是温州德力西集团地产项目的负责人,年收入千万元左右,“刚开始玩青铜器受了不少骗,后来转向玉雕摆件”。收藏了20多件独山玉、俄罗斯玉的摆件后,他在收藏界小有名气,可是中国宝玉石协会的会长奥岩看见后对他说:“你该刹车了,这样的藏品材质不行,做工不行,级别也相应不高。”李杰说,感觉自己像被兜头浇了盆冷水。
奥岩带他去当时的扬州玉雕厂,指着大师顾永骏的一件和田子玉的作品说:“大师年岁已高,作品也越来越少,建议你买下来。”指点一番后又说,“作为朋友,我也对得起你了。”回上海后李杰才明白这句话,十几万元的东西,很多人要出几十万元收购,他都舍不得出售。在奥岩的指点下,他开始大规模购买子玉料,然后请大师加工。
承接翡翠.和田玉.黄龙玉雕刻加工,翡翠赌石开料。为翡翠收藏投资客户担当技术顾问,也陪客户去产地看货采购。
翡翠我们也进料加工销售,价格很实在,比商场价格低很多,同样的货您在商场买一件的钱我们这里可以买二.三件。拍照片很麻烦,也难100%反应翡翠的种和色及瑕疵,欢迎您来工作室来看看。
上海玉雕工作室电话:021-63018728 手机:13916539116 联系人:梅先生
玉雕工作室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