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结论:
经过这次调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人们消费翡翠的情况:市场已经初步成熟,但消费者还不成熟,虽然有很高的购买热情,但还是不会买——所购买的产品大多数只适于佩戴,但缺乏升值潜力。
最容易在B货上失手
所谓“B货”翡翠,是指将质量欠佳的天然翡翠,用酸液浸泡,使之去脏、去黄,并进行注胶(酸洗轻微时可不注胶)处理后,使其种、水、色均得到提高的翡翠。由于其关键步骤是酸洗过程,所以我国南方也称之为“洗澡”或“冲凉”翡翠。
通常人们都知道,“A货”(未经任何人工处理的)翡翠经过多年的佩带,与人的肌肤不断接触摩擦,玉质会更加润泽,而人体也会得到保健作用,佩带者的心情也很愉悦——这便是常言所说的“人养玉,玉养人”的道理。
那么,为什么“B货”翡翠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而发生玉质变差的现象呢?这是因为“B 货”翡翠在处理过程中受到了酸的腐蚀,虽然去掉了翡翠中的脏,增加了透明度,但翡翠的结构会出现微细裂隙和空洞。所以,还要在高温、高压下将胶压入其裂隙和空洞中,这样才能制造出“宛如高档的天然翡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充填入翡翠的胶会慢慢老化、脱落,翡翠于是变得痕迹斑斑,失去光彩。
“B货”翡翠一般是用来模仿“A货”高档翡翠的,但两者不能相提并论。“B货”翡翠经过处理,其天然结构遭到破坏,变得疏散,降低了翡翠的质量,其价格应比同等质量的“A货”翡翠要便宜很多。所以选购翡翠时一定要识别出“A货”和“B货”。
“B货”翡翠通常有如下特点:
1、颜色较为鲜艳,绿色大多没有色根,色与地对比强烈,不自然;
2、光泽较弱,多呈树脂光泽,不及“A货”翡翠的近玻璃光泽;
3、结构较为松散,放大检查可见晶体颗粒被错开、位移,失去方向性;
4、用宝石放大镜可观察到表面有桔皮般凹坑麻点,称“桔皮效应”;
5、密度和折射率通常均相对低于“A货”翡翠;
6、若注胶,则在紫外荧光灯下呈粉蓝色或黄绿色荧光;
7、轻轻敲击“B货”翡翠手镯,其声音发闷,而“A货”翡翠手镯的声音清脆悦耳。
学会看翡翠证书
其实,一个最有效鉴别真伪的办法是让销售商家出具国家承认机构的鉴定证书。国家权威机构的鉴定证书对翡翠鉴定的准确度相当高,应该说很少有“漏货”的时候,即使万一有了问题,也可追究补偿。
这里面要求的“技术含量”是——你怎么看懂鉴定证书上的各种结果呢?
国家权威机构出具的翡翠证书,在其鉴定结果一项,如果是天然 A 货翡翠,则结果仅有“翡翠”这两个字,并不会标明“A 货”、“天然”等字样。
只有是天然 A 货,才会出具结果是“翡翠”的证书;
如果是B货翡翠,在证书的鉴定结果一项会标明“翡翠(处理)”、“翡翠(注胶)”、“翡翠(B货)”或“翡翠(优化)”;
C 货翡翠,会标明“翡翠(染色)”;
D货翡翠,在鉴定证书结果一项中,不会出现“翡翠”字样,是什么代用品,就标明这种代用品的名称——比如“人造玻璃”、“染色石英岩”、“岫玉”、“马来玉”等。
证书应该一一对应,即一件东西一张证书,而且证书上应该有该件货品的图片及重量。
虽然有些东西出自一块原料,外表看起来很相似,但翡翠饰品没有一模一样的。一件东西做了证书,并不能证明整批东西的质量——有的商家为了节约成本,只有一个作为样品的证书,照片上的货品与实物也很相似——这并不能断定他们所卖的这一批货品都是天然的,这是不符合国家规定的。
还应有一些翡翠的基本物理、化学、光学特征标明在证书上。
折射率:1.66(这是翡翠本身特有的与其他宝石不同的折射率);
密度:3.33(也是翡翠与其他宝石区分的特性);
放大检测:纤维交织结构(这是翡翠特有的一种结构);
吸收光谱:437nm 吸收线(是翡翠特有的吸收光谱);
滤色镜检查:无反应(有些染色翡翠在滤色镜下会变成红色);
光性:集合体(翡翠是微矿物集合体);
荧光性:无(有些B货在注胶后会有荧光反应);
外观特征:玻璃光泽(有些B货会呈现蜡状光泽)。
最后,要有检测人员的签字,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证书上要有钢印或防伪标志。
承接翡翠.和田玉.黄龙玉雕刻加工,翡翠赌石开料。为翡翠收藏投资客户担当技术顾问,也陪客户去产地看货采购。
翡翠我们也进料加工销售,价格很实在,比商场价格低很多,同样的货您在商场买一件的钱我们这里可以买二.三件。拍照片很麻烦,也难100%反应翡翠的种和色及瑕疵,欢迎您来工作室来看看。
上海玉雕工作室电话:021-63018728 手机:13916539116 联系人:梅先生
玉雕工作室地址






















